教育科学研究有哪些主要任务
科学是由逻辑性、实证性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关系和规律性、真理性、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不等于技术。 它具有真理性、逻辑性、实证性。
教育科学期刊,教育科学研究有哪些主要任务?
一、教育科研的意义和任务(一)教育科研意义:
1 .开展教育科研可以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教育发展
2 .开展教育科研可以探索教学规律,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3 .开展教育科研可以丰富我国教育科学理论宝库,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4 .开展教育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育科研基本任务:
研究和解决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三)教育科研具体任务:
1 .总结教育的历史经验
2 .开展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3 .深入研究现代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开展教学改革实验
5 .开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
6 .进行跨文化比较教育研究
7 .进行未来教育预测研究
8 .开展学科教育研究
二.教育科研概念
1 .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由逻辑性、实证性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关系和规律性、真理性、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不等于技术。 它具有真理性、逻辑性、实证性。
2 .什么是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人们的认识过程。 它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运用科学方法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探索客观真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它是探索真理、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活动。
科研特点:客观性、创造性、探索性、可控性、可持续性
3 .教育科研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培养人的活动。 它是人们探索尚未掌握的教育规律,不断检验已经发现的教育规律的活动,是探索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的创造性活动。
教育科研特点:教育性、应用性、大方性、迟效性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形态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简言之,教育者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研究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通过表面的、零散的问题,找出本质的、规律的东西。 将这些探索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如果实践证明正确是规律,就可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三.教育科研方法、定义、分类、发展趋势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是在教育研究过程中,以科学态度,采用科学思维,采用严密规范的过程进行研究的一种模式化、系统化的行为组合。
其特点:客观性、验证性、重复有效性
(二)教育科研方法体系
1 .哲学层面:唯物辩证法
2 .一般方法学层面:
系统论——贝塔兰斯菲尔德
---控制论---维纳
——信息论——申农
散逸结构论-普里高津
---合作(学)论——哈肯
---突变论—————汤姆
3 .具体方法层面: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试验测定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临床法、行动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
(三)教育科研方法发展趋势
1 .原型研究——理论仿真研究方法
稳定研究——跳跃性研究方法
3 .直接性研究——间接性研究方法
4 .经验性研究——理论研究方法
5 .孤立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
6 .静止研究——动态研究
四.教育科研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根据被研究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社会生活条件进行研究。
2 .发展性原则
3 .教育性原则
4 .系统性原则
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五、中小学教育科研一般过程:
1 .研究主题的选择
2 .查阅文献资料
3 .形成研究假说
教育研究假说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课题提出后,人们对基于已知事实和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研究的教育现象和规律提出的初步假说。
假说特征:猜测性、根据性、无矛盾性、说明性、接战性。
假说的本质:是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依据的猜测和猜测。
假说的作用:它是提出新实验、形成新理论的桥梁; 它有助于确定具体的研究目标;它有助于形成具体的研究成果。
例1
例2
4 .选择研究对象
抽样——是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称为抽样。 提取的这部分对象称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