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踢球时心脏骤停,教科书式抢救挽回生命: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晓春介绍,若发现有人晕厥或失去意识,应立刻拨打120,在急救人员到达前,使用心肺复苏和AED抢救,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大沐表示,他是一名运动康复师,之前学过医,和他一起抢救的球友是长沙市中心医院的袁彪医生。从男子突然倒地,到众人将其成功抢救,前后也就用了10多分钟。
徐女士建议,“球馆的工作人员最好要学习一下专业急救知识,我们平时也要经常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后的拉伸也一定要做到位。”她坦言,“一定要多多进行宣传,让大家都有这个意识。”
“相信经历这个事情后,更多的公共运动场会配备AED。”洋湖足球公园工作人员表示,公园后续也会组织更多的培训,让更多的足球爱好者都弄清楚这一仪器的操作过程。
【3】心肺复苏“黄金4分钟”,我们可以做什么?
接受采访时,任若兰说,“当时是在隔壁玩飞盘,然后就听到有人在问有没有医生护士在场,接着看到地上躺着一个人,出于医生的本能,我就立刻过去查看,他们之前就已经判断过没有脉搏也没有呼吸。”
到场之后,任若兰主要进行心脏按压工作,指导周围的人安装除颤仪电击片、开放气道这些动作,10分钟左右,倒地男子脉搏和呼吸恢复,神志也转醒了。
视频显示,一名男子踢球时突然昏厥倒地,现场裁判立即叫停比赛,球队队长立马指挥展开救援,队内的医生球友等人展开心肺复苏、到公园客服中心取来体外除颤仪(AED)施救。队长继续大声呼喊,隔壁飞盘场一名女医生接到求援后也飞奔过来加入。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2】教科书式抢救离不开他她它
据新华网报道,研究显示,心肺复苏每延迟1分钟,病人的生存率就会下降7%~10%,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有一半能被救活;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为4%;而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因此,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抓住心肺复苏的“黄金四分钟”就有可能挽救生命。

九派新闻此前报道,福建厦门一男子在羽毛球馆心脏骤停,现场3名医生抓住了宝贵的“黄金四分钟”合力抢救,将其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王强已经踢了10多年球,并经常担任队长,看到队员倒地,他的第一反应是队友可能心脏骤停,和去年欧洲杯丹麦队员埃里克森突然倒地的情况相似,“当时看到埃里克森的救援过程,并反复看了很多遍,当时就想,如果我们队伍出现这样的状况应该怎么做。”
九派新闻从洋湖体育公园了解到,洋湖体育公园始终把球场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球场硬件设施完备,是目前长沙市内为数不多配备了AED的足球运动场所。引进设备后,公园还开展了关于仪器使用的宣传和培训,每日例行对设备进行检查、换新。
九派新闻注意到,除了队内两名专业施救人员,在隔壁飞盘场运动的武警湖南总队医院医师任若兰闻讯赶来,救援成功后又默默离开现场,赢得了在场人员的掌声与尊敬。
救援的两名队友一人是长沙市中心医院放射科的袁彪医生,另一名是运动康复师大沐,二人当即对倒地队友进行了心肺复苏。
体外除颤仪。图/洋湖公园
经过多方努力,十分钟左右,男子意识恢复,120急救人员到场后,队友将其抬上担架并送往医院。
王强研究过埃里克森的抢救过程,因此第一时间上前将队友的口掰开,使其保持呼吸通畅,并让其他队友打120。他之前一直在洋湖足球公园的外联微信群,看到过公园的宣传资料,知道公园客服中心配备有AED,他立即叫队员去取。
其认为,男子发病后,裁判员及时叫停比赛呼喊众人帮忙,队长王强掰开倒地队友的嘴使其保持呼吸道通畅,武警医院的医生的加入,队友迅速取来AED,这些都是成功救援的关键因素。
9月8日晚,长沙一业余足球队队员心脏骤停,现场两名医生和一名运动康复师加入急救,成功抢救昏迷的患者。
【1】业余足球赛现“埃里克森式急救”
第一位发现男子情况异常的徐女士,是厦门市一口腔诊所的医生,经过专业的急救培训,有急救证。她和对方攀谈时没有得到回应,随后发现其“面色铁青,摔倒在地”,于是赶忙把人放平在地,放松他的手脚,跪在地上对他进行掐人中、呼叫、胸外按压等动作,并及时招呼同伴拨打120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