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教育科学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教育部文件怎么写
  • 教育科学cssci期刊(教育科学 期刊)
  • 教育科学研究有哪些主要任务
  • 历史上有著名四大谎言,有的甚至被写进教科书
  • 挪威AR教科书出版商Ludenso获1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通知公告

  • 《教育科学》投稿方式
  • 《教育科学》期刊栏目设置
  • 教育科学版面费是多少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俄国教科书里的中国历史,视角与我们不大相同

来源:教育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12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在这样的基调下,讲述了中国古代各个王朝,其中盛赞了科举制,称赞其为公正公平思想下的制度:“即便出身低微、家庭贫困,中国人也能通过努力,经过制度化的选拔,成为国家的

在这样的基调下,讲述了中国古代各个王朝,其中盛赞了科举制,称赞其为公正公平思想下的制度:“即便出身低微、家庭贫困,中国人也能通过努力,经过制度化的选拔,成为国家的统治者,这在同时期的其他地区是很难想象的。”科举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和谐一致性”,让寒门有出头的机会,缓解与寒门的矛盾,从而实现治国的和谐。

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儒家历史,侧重于从“秩序”方面解读,比如曾经提问“孔子相信什么行动会带给中国秩序?”虽说美国教科书对儒家理解有失偏颇,但也值得我们深思。那么,作为曾与美国同等量级的俄罗斯,他们又是如何描述中国历史的呢?其实,俄国教科书里的中国历史,视角也非常独特,与我们的不大相同,却值得深思。

俄罗斯历史教材里的中国历史,“中国篇”的开篇一句评价比较客观:“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她历经数千年,仍然完好地保持着文化的延续性,这真是人类史上的奇迹!”

总得来说,各国历史教材里的中国,俄罗斯的相对比较客观、公正,没有明显的颠倒黑白和歪曲历史的现象,视角也颇为独特。

在古代史部分,俄罗斯教科书对中国评价颇高,但在近代史部分,虽有“英美承担起了太平洋地区的重担,而大部分的日本陆军力量则被中国拖住,中国对二战的胜利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表述,但仅此一例,其他的部分主要还是突出“欧洲中心”与苏联的历史主体地位。

在古代史部分,俄罗斯历史教科书谈到商代司母戊鼎、中国中医、茶道、瓷器、丝绸等等,认为这是中国的特色文化,更是世界文化财富的一部分。

在欧美国家的教科书中,对中国鲜有如此客观公正的评价,一般只是将中国视为世界文明之林中的普通文明,不如古埃及、古希腊、苏美尔、古印度文明历史悠久与璀璨,因而没有让他们产生什么惊叹的情绪。

作为唯一传承下来的上古文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世界历史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无论喜不喜欢中国,大多数国家教科书的世界史中都绕不开中国,都会或多或少的谈论一些中国历史。

当时,辽国灭亡之后,耶律大石远遁中亚,在那里横冲直撞,打下了庞大的疆域,威震四方。由于俄罗斯人率先了解到的是“契丹西辽”,于是后来就称呼中国为“kitay”,并一直延续至今。

其实,从中国历史来看,也的确没有什么极端现象,比如屠杀这件事。秦国白起坑杀40万赵军,这是极端事件,但被司马迁批评,白起晚年也自悔,后来赵匡胤因此将白起开除出武庙。可以说,历朝历代无端的屠杀者,总体都会遭到谴责,而不是被宣扬、炫耀,至于元清满蒙进入中原的大肆屠杀行为,并能代表中华文化传统。

因此,从“kitay”来看,我们在情感上比较难以接受;但从“天下”来看,却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情感。

最后,俄罗斯教科书指出:“欧洲和中东国家的古代文明都曾因为宗教、社会或政治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而发生大的断裂,但是中华文明是一个例外。”在俄罗斯看来,中华文明的基础是“和谐一致性”,总能实现多元对立统一,所以尽管遭遇很多问题,但最终却能传承下来。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中华文明没有断绝的原因。

但直至今天,很多国人还言必称西方如何如何,似乎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一切。殊不知,历史早已证明中国不能全盘西化,必须要走自己的道路。因此,俄罗斯教科书中的这部分内容,值得中国人深思。

非常有趣的是,中国给俄罗斯的外号是“战斗民族”,而俄罗斯给中国的外号叫“天下”。在俄语中,中国的直译与“天下”不谋而合,比如其中一句这么描述新中国之前的历史,即“在最为艰难的历史时期,‘天下'总是在本民族的理想和价值体系中寻找出路”!

聊完商代司母戊鼎等古老文物之后,俄罗斯教科书总结说:“这些数千年前的物件已经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任何事物的材料、造型与内涵都必须和谐一致。'和谐一致性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文明传统的基础。”

和谐是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统一,俄罗斯认为中国表面存在多样性,但内部总有一致性,从而实现多元对立统一。由于将中华文明的基础定型为“和谐一致性”,于是他们就得出一个让我们没有怎么想过的结论,就是中国很少发生极端事件,换言之没有极端文化的土壤。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史上最全高清舌诊图谱,堪比教科书
    下一篇:「挑战365天正能量速写画」第258期:9岁落水男孩

    教育科学投稿 | 教育科学编辑部| 教育科学版面费 | 教育科学论文发表 | 教育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教育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